現代交通基礎設施中,橋梁作為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,其安全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。在21世紀初期基建條件有限的情況下,獨柱墩橋梁以土地占用少、施工方便、經濟美觀等優勢,成為公路橋梁建設的優先選擇。然而,在承受超出橋梁承載設計值、嚴重超載貨車的沖擊下,獨柱墩橋梁可能面臨傾覆側翻的潛在風險。

PART.01 橋梁傾覆原因分析
橋梁傾覆側翻原因其實是簡單的物理學——杠桿原理。要避免橋梁傾覆,只有兩個辦法:要么橋梁結構自重夠大,要么車流一側的力臂特別短。


獨柱墩與雙柱墩橋梁力臂對比
01單柱式橋墩
單柱式橋墩也叫獨柱墩,大多設置在橋體的中軸線位置。在橋面寬度一定的情況下,與雙柱式橋墩相比,橋梁最外側與柱墩支點的距離更大(即力臂更大),這意味著,相對較輕的重量就可以引起獨柱墩的側翻。
02沒有設置蓋梁
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能力是偏弱的,考慮到這一點,通常會在獨柱墩上設置蓋梁并增設多個支點,從而一定程度改善抗傾覆性能。
03鋼箱梁結構
鋼箱梁雖然施工便捷,但其重量是明顯低于混凝土箱梁,因此抗傾覆能力不如混凝土箱梁。特別是采用鋼箱梁+獨柱墩結構的橋梁往往更容易發生側翻。
04橋梁具有弧度

有無弧度的橋梁力臂對比
在橋梁傾覆側翻時,橋體通常會沿著兩個橋梁柱墩支點間的軸線發生旋轉側翻。當車輛經過具有弧度橋梁的外側車道時,車輛離柱墩支點軸線的距離要比直線橋梁更大(即力臂更大),因此也更容易發生側翻。
05貨車超載
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,回顧橋梁側翻事件會發現,絕大多數橋梁側翻事件中都有至少一輛嚴重超載的車輛,當車輛重量超過橋梁承載設計值時,又剛好走在了最外側車道,將難以避免發生橋梁側翻。
PART.02 獨柱墩橋梁加固
為了提升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性能,工程領域涌現了一系列創新的加固技術。

方案一:增設墩柱及支座
通過打樁、澆筑混凝土、增設支座等工藝將單支承改為多支承,增強主梁中墩的抗扭轉能力,以滿足抗傾覆加固需求。此外,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,如增加樁柱和增大墩柱截面等,提高中墩的整體強度,以適應改變支承方式后墩身內力的增加。

增設墩柱抗傾覆加固
①方案優勢:
將中墩的單支承改為多支承,根據計算明確支承的距離,保證在3.4倍活載作用下,邊支座仍不發生脫空,從而有效地防止箱粱的傾覆破壞。此外,這種加固方案可以顯著提高墩柱的整體強度及安全性。
②方案缺點:
此方案的缺點在于改變了原有結構的受力模式,導致橫梁從原來的負彎矩受力變為正彎矩受力,因此需要重新進行結構驗算,包括結構配筋的重新評估。此方案施工工期相對較長。
③方案簡評:
這一方案施工難度小,適用于橋寬較大、凈空不受限制的情況,但需要重新驗算橫梁強度。該方案造價較高。
方案二:設置抗拔約束裝置
通過種植錨栓、粘鋼等工藝在邊墩增設抗拔約束裝置,增強橋梁的抗傾覆性能,以避免因邊支座的脫空引起的傾覆側翻。

抗拔約束裝置
①方案優勢:
抗拔約束裝置構造簡單、施工便捷、成本較低,基本不影響正常交通,且對結構原有的受力模式幾乎無影響。
②方案缺點:
因錨固構造及空間限制,抗拔約束裝置設計難度大,強度設計值通常偏小,僅在所需拉力較小的情況下適用。
③方案簡評:
驗算荷載支座拉力較小時適用。該方案造價較低。
方案三:加蓋梁改多支承
在獨柱墩的墩頂增設蓋梁,將單支承改為多支承,從而加強結構抗扭轉變形能力。

獨柱墩橋梁抗傾覆加固
①方案優勢:
此方案的優勢在于將中墩的單支承改為多支承,根據計算明確支承的距離,保證在3.4倍活載作用下,邊支座仍不發生脫空,從而有效地防止箱粱的傾覆破壞。
②方案缺點:
此方案的缺點在于改變了原結構的受力模式,導致橫梁從原來的負彎矩受力變為正彎矩受力,因此需要重新進行結構驗算,包括結構配筋的重新評估。還需要額外對加固后的墩柱進行強度驗算。施工過程較為繁瑣。
③方案簡評:
凈空不受限制、橋體寬度不大的情況適用此方案,但需要對加固后的結構強度進行重新驗算。該方案造價適中。
方案四:單墩加強
原設計帶承臺的獨柱墩,通過植筋、澆筑混凝土、增設支座等工藝,增大原有柱墩截面并增加支承點,從而加強橋梁整體抗傾覆能力及柱墩的強度。

單墩加強抗傾覆加固
①方案優勢:
此方案可靠性高、適用性良好,可用于方形、圓形柱墩。將中墩的單支承改為多支承,根據計算明確支承的距離,保證在3.4倍活載作用下,邊支座仍不發生脫空,從而有效地防止箱粱的傾覆破壞。此外,這種加固方案顯著提高了墩柱的整體安全性。
②方案缺點:
需要檢查加固后結構對凈空的影響;安裝更換支座時影響交通;工期較長;改變了原有結構的受力模式,導致橫梁從原來的負彎矩受力變為正彎矩受力,因此需要重新進行結構驗算,包括結構配筋的重新評估。
③方案簡評:
這一方案工期較長,適用于凈空不受限制的情況,但需要重新驗算橫梁強度。該方案造價適中。
方案五:增設蓋梁拉大支座間距
通過植筋、澆筑混凝土、增設支座等工藝,在邊墩處加長端橫梁和蓋梁,必要時需增設蓋梁,拉開邊支座間距,加強橋梁整體結構抗傾覆側翻性能。

拉大支座間距
①方案優勢:
通過增設蓋梁、增長橫梁、拉開處支座的間距,保證在基本組合下不發生脫空,使箱梁及中墩滿足抗傾覆性能需求,從而有效地防止箱梁的傾覆破壞。
②方案缺點:
此方案的缺點在于改變了原有結構箱梁、橫梁、蓋梁的受力模式,因此需要重新進行結構驗算,包括結構配筋的重新評估。必要時對橫梁、蓋梁進行加固。施工過程較為繁瑣。
③方案簡評:
這一方案適用于凈空不受限制的情況,但需要重新驗算橫梁強度。
在獨柱墩橋梁抗傾覆加固的過程中,我們見證了工程技術的進步。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結構工程學、先進的加固材料和創新的加固方法,成功地提升了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性能,為交通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。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這樣的加固技術,為城市和社會創造更加穩固、安全的未來。感謝您的閱讀、分享與收藏!

